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虎丘小记  李流芳 
虎丘①,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②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杪⑤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⑥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⑦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笙:一种乐器。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矶,水边突出的大石。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杪(miǎo):树枝的细梢。⑥无际:人名。句中的“仲和”,亦人名。⑦趺(fū)坐:盘腿端坐。 
9.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3分) 
①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     ②相与趺坐石台       ③真知言哉 
10.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士女倾城而往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B. 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若有作好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D. 以静意对之                  何陋之有(《陋室铭》)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3分) 
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12. 作者分别在“秋夜”“今年春中”“初十日”三次夜游虎丘,哪一次感受最好?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3分) 
  
  
  
  
答案: 
9. ①曾经   ②一起   ③同“智”,智慧    
10A 
11. 歌声乐声谈笑之声充斥于整个山林,如此彻夜不息。     
12. 作者三次夜游虎丘,也就是“今年春中”这一次感受最好,因为秋夜游虎丘,全城的士绅学子、妇孺歌姬把虎丘化为酒场,鱼龙混杂,实在可恨;“初十日”游虎丘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合我意;最令作者满意的是“今年春中”游虎丘,也就这一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