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 
  
一、通假字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  ”通“  ”,   )    
 2.其脆易泮           (“  ”通“  ”,   ) 
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通“  ”,   )      
答案1.“行”通“形”,形体2.“泮”通“判”,分离3.“累”通“蔂”,土筐 
二、古今异义 
1.埏埴以为器 
古义:              今义:认为。 
2.民之从事 
古义:              今义:做;投身于某种活动或事业中去。 
3.自见者不明 
古义:             今义:不明亮;不清楚;不懂。 
答案1.把……作为2.指办事,处理事务3.不能明察 五、一词多义 1.当 
(1)当其无,有车之用      (    )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 
(3)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    )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 
(5)北邀当国者相见        (    ) 
2.伐 
(1)自伐者无功            (    ) 
(2)此五霸之伐也           (    ) 
(3)十年春,齐师伐我      (    ) 
(4)坎坎伐檀兮            (    ) 
(5)伐无道,诛暴秦        (    ) 
3.为 
(1)为之于未有            (    ) 
(2)我世世为泮澼絖        (    ) 
(3)君王为人不忍         (    ) 
(4)使子婴为相           (    ) 
(5)窃为大王不取也        (    ) 
(6)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答案1.(1)介词,在(某时)(2)动词,对(3)动词,抵挡(4)动词,把守(5)动词,掌管 
2.(1)动词,夸耀(2)名词,功绩,战功 (3)动词,攻打,讨伐(4)动词,砍伐 
(5)动词,进攻,征伐 3.(1)动词,做(2)动词,从事(3)动词,对待(4)动词,担任(5)动词,认为 (6)介词,表被动(7)第一个“为”,判断动词,是第二个“为”,语气助词,不译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自是者不彰               (       ) 
2.其未兆易谋              (       ) 
3.常于几成而败之          (       ) 
4.是以圣人欲不欲          (       ) 
5.学不学                   (       ) 
6. 慎终如始                 (       ) 
答案1.意动用法,认为……正确2.名词用作动词,显露迹象3.使动用法,使……失败4.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欲5.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学6.形容词用作动词,慎重对待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  
翻译: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  
翻译:                               
                                      
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翻译: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  
翻译:                               
                                      
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  
翻译:                               
                                       
答案1.宾语前置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2.宾语前置战胜别人的人有力,能战胜自己的人强大。 
3.状语后置句在问题没有发生时就进行处理,在混乱没有产生时就进行整治。 
4. 状语后置句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枝丫生长而来。 
5. 状语后置句  九层的高台,从每一筐土筑起;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 
六、名句默写 1.              ,             ,当其无,有车之用。 
2.              ,当其无,有器之用。 3.自见者不明,           。自伐者无功,             。 4.知人者智,            。 5.知足者富,             。 6.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 7.                ,则无败事。 
  
答案 1.三十辐 共一毂2.埏埴以为器3.自是者不彰 自矜者不长4.自知者明5.强行者有志 6.生于毫末  起于累土7.慎终如始 
  
七、文化常识 
1.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多以政治为旨归,所谓“内圣外王”之学。 
2.三玄: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