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4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10-31  |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5课,课文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篇写人的小古文,以具体事例展示了少年王戎的聪慧。教学本课,旨在通过多层次、多梯度的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渗透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同时多元迁移,以文代文,发展学生朗读、理解、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培养孩子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戎、竞”等生字,理解“唯”“折枝”等重点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言文特点。(重点) 
 
3.结合注释,读懂文言大意,感知王戎等人物形象。 
 
4.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文言导入,了解题意。          
 
1.师: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送给大家一句话,谁来读一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说的话听懂了吗?你们有发现吗?这些语言和我们平时说的话一样吗?像这样的语言叫做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2.指导读好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3.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戎”:出示甲骨文“戎”: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武器、军队的意思。 
 
4.了解出处:预习了课文,知道这则文言故事出自何处吗?【板贴:看注释】 
 
5.解题:“取”作何解?谁来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朗读感悟,培养语感。 
 
师:文言文本身没有标点,是后人加上去的,即使加上,有些地方还要注意停顿。读好古文,一定要先“明句读”。 
 
 
1.自由读课文,读两遍,一读读准字音,再读试着读出停顿。 
 
2.指生朗读,正音。重点指导“戎、诸、折、竞、曰”的读音。  
 
3.交流难读难理解的字句。 
 
 
①尝/与诸小儿/游     理解“尝” (独字成词) 
 
②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重点理解“折枝”   【板贴:联系上下文】     
 
 
(拓展:李子成熟挂满枝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这样的景象,不禁让人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在这里就是——看道旁李树,千颗万颗压枝低) 
 
 
③诸儿竞走取之。   理解“之”的不同含义。 
 
 
人问之。(虚词丰富) 
 
 
4.师范读,生标注停顿。 
 
5.生练读。 
 
6.出示竖版古文,生读。 
 
7.去掉标点读。 
 
 
明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你就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多朗读也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 
 
 
【板贴:多朗读】 
 
 
8.了解故事大意:短短古文,仅49字,却描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感知形象,收获启迪。 
 
(一)感知王戎形象 
 
 
1.师:读了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王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①师: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要把树枝都压弯了。其他小朋友怎么做的?王戎又是怎么做的? 
 
 
板书: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唯戎不动 
 
 
②师:看到路边的李树结满了果子,小朋友们直流口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冲向李树,像猴子一样爬到树上摘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小朋友们会怎样问呢? 
 
 
③师:王戎是怎么回答的?他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那他是随便猜猜的吗?他是怎么想的?   
 
 
李树多子——人们不摘——此必苦李(有理有据) 
 
 
树在道边而少子,此必甜李。【板书:善观察  勤思考】 
 
 
(二)感知诸小儿形象 
 
 
1.师:李子究竟苦不苦?一开始诸小儿相信王戎的话了吗?(“取之,信然”) 
 
2.明确:诸小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辩证、全面评价) 
 
 
四、以文带文,课外延伸。 
 
1.总结写法:作者不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先用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这种方法叫做?(对比:反衬出王戎的聪慧过人) 
 
2.拓展:《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王戎的其他故事《王戎观虎》。 
 
 
 【出示】王戎观虎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①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②,戎/湛(zhàn)然③不动,了无惧色。 
 
 
注释:①承间:趁机。②辟易颠仆:惊慌逃躲,摔倒伏地。③湛然:安详沉静地。 
 
 
①请你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读故事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就更棒了。 
 
②思考:你感受到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勇敢、从容淡定……)从哪读懂的? 
 
③补充: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豪杰,王戎自幼聪慧过人,胆识过人,后来成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师:人都是有多面性的,在《世说新语》之《王戎死孝》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王戎卖李》中他又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中找找答案吧? 
 
3.《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很多孩童智慧的故事,比如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孟尝君以语启父》、《陈太丘与友期》、《杨氏之子》、《咏雪》、《张吴兴亏齿》等,让我们共读《世说新语》,感悟智慧人生。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