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阅读,完成10-14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①贫吊②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③,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④,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振:救济。②吊:慰问。③成:讲和,和解。④弊:同“疲”。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 
B.人恒过       过:错误 
C.越王勾践反国  反:同“返”,返回 
D.厚遇宾客  遇:对待,招待 
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行拂乱其所为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C.置胆于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D.而越大破吴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1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发现和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B.【乙】文写的是: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通过礼贤下士、与民同劳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大败吴国。 
C.【甲】文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D.【乙】文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终破吴的故事可以用作[甲]文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 
1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14. [甲]文中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和[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0.B 
11.C 
12.A 
13.①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加他原来不具有的才能。 
②勾践攻打吴国,吴国的军队战败了,(勾践)于是杀了吴国太子。 
14.逆境造就人才(只有经得起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现实生活中我们如 
(15)夕阳渐渐落下,游子骑着瘦马浪迹天涯,归家无期,心中无比痛苦。 
(16)景语有: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下的乌鸦;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的茅屋;荒凉的古道,萧索的秋风,消瘦憔悴的马,夕阳。情语是: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