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修辞手法之比喻与比拟》教案
  | 
 | 
作者:yangminqiu  上传者:yangminqiu  日期:19-01-05  | 
 
 
 修辞方法:比喻和比拟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与比拟的概念。 
2.掌握比喻、比拟的分类及作用。 
3.理解运用比喻、比拟这两种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比喻、比拟的分类及作用。 
2.学会运用比喻、比拟这两种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学会理解运用比喻、比拟这两种修辞手法。 
【教学时间】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来看一个这两个句:“今天的太阳好像个大红灯笼。”“柳条高兴起来,在空中跳起舞来。”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两个句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呢?(找学生回答)对,第一个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第二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那同学们究竟知道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吗?我们今天就来上一节修辞课――《比喻与比拟》(板书)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比拟。 
(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甲事物)来喻另一事物(乙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如“这块草地平坦得就像是一块大绿地毯”,这个句子,“草地”是甲事物,是本体,“地毯”是乙事物,是喻体,它们之间有相似点,“像”是喻词,所以这是一个比喻句。 
(2)比拟是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小鸟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曲”,这个句,唱歌是人的行为,用在小鸟身上,这就是拟人;再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个句子,把宏儿写成小鸟儿,能“飞”,这就是拟物。 
2.比喻的分类 
比喻分为三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如:“他的脸红像个熟透了大红苹果。”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如“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如:“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来了!”这里“一群黄蝴蝶”是喻体,代替飞起来的黄叶。 
3.比拟的分类 
(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2)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如:“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把“公理”写成商品,值“钱”。 
4.比喻、比拟的作用及答题模式。 
(1)比喻的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一般答题格式是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喻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2)比拟的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一般答题格式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6.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7.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什么是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2)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3)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用借体称代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例如“红旗指处乌云散”中,“红旗”指人民军队,是借代;“乌云”喻黑暗势力,可还原为明喻,是借喻。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而构成借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例如:A.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账。(借代)B.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账。(借喻)③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红领巾”只代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比喻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④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如,我们可以说“共产党像太阳”,却不能说“少先队员像红领巾”。 
三、巩固练习: 
1.读句子,在比喻句后面画“√”。 
(1)这件文具好象是小亮的。(  ) 
(2)月亮像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 
(3)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奔向终点。(  ) 
(4)妈妈今天脸色不好,好象有病了一样。(  ) 
(5)咆哮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吞没了整个村庄。(  ) 
2.请判断以下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 
(1)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 
(3)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 
(4)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 
(5)像绿毯一样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 
(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 
(7)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  ) 
(8)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 
(9)小树摆动着枝叶,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 
(10)夜空的繁星,仿佛碧玉盘中撒满的宝石。(  ) 
3.(2018•四川凉山)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4.(2018•重庆A)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眸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最隽永的温馨。温馨是上学前妈妈语重心长的一句叮嘱;温馨是公园中老人互想搀扶的一对背影;                ;                。 
参考答案: 
1.(2)(3)(5)题是比喻句。 
2.(1)(2)(4)(6)(7)(9)题是拟人句,其余的是比喻句。 
3.B(B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A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4.示例: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 
四、总结收获 
学生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课下收集5个比喻句和5个拟人句。 
2.依据本课所学,分别写出3个比喻句和3个拟人句。 
【板书设计】 
       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 
   比喻  暗喻(本体、喻体出现) 
       借喻(只出现喻体)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比拟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教学反思】 
 
 |   |   
 
   
     
         
          | 标题: | 
          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修辞手法之比喻与比拟》教案 | 
         
         
          | 文件大小: | 
          8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yangminqiu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