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养》教案3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12-18  | 
 
 
 8 论教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中心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我提问,通过文本的解读,自我解答,提高问题探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的。 
难点 
理解教养的本质,并从中懂得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有关作者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教养是表现在个人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谈教养》的文章,领会作者对教养的看法和认识,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二、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谈“教养”问题的? 
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 
3.作者认为“教养”的本质是什么? 
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四、课文精读 
1.文章一开始就提出“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2.作者认为有教养的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关心家庭、亲人的人。 
(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3)一个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3.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赞同作者的看法。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就是“教养”的具体体现,我们对待家人的态度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 
4.作者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先从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谈起,再得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在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5.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 
作者先批驳“优雅风度”即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的错误观点,然后阐述自己对“优雅风度”的理解,接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有针对性地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尊重别人的感受就是优雅风度的体现,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 
6.作者认为“优雅风度”的表现是什么?“优雅”与“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优雅”表现为: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展示自我修养。 
“优雅”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7.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举例论证:作者在论证“教养”与“风度”时列举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2)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列举生活中的反面例子,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论点更加鲜明。 
8.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在公交车上,看到行动不方便者,应该主动让座,而不应假装没看见;与人发生冲突,不应“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而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与人争论,不应“出口成脏”,而是“出口成章”…… 
五、文章脉络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论题——教养。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讨论有无教养的表现。 
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归结教养的本质——尊重。 
六、文章主旨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希望我们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七、写作特点 
1.由现象到本质,针对性强。 
2.行文方式活泼、灵动,思路清晰。 
3.论证严密,层层推进。 
 
 
 
八、板书设计 
谈教养无教养的表现  ↓有教养的表现  ↓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教养的本质——尊重 
教学反思 
课文运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告诉了我们教养的真谛,启发我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快乐,做学习的主人。 
 |   |   
 
   
     
         
          | 标题: | 
          《论教养》教案3 | 
         
         
          | 文件大小: | 
          11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