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14
  | 
 | 
作者:jianqin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15  | 
 
 
 第8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本文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令世人瞩目。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的祖国曾经走过一段艰难险阻、坎坷不平的道路,在艰难的国运中,无数英雄人物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雄健精神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走近作者:  “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本文是李大钊于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作品。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他在年轻时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共成立后,他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1927年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强不屈,最后壮烈牺牲,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顽强的崇高品质。  三、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当时,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于迷惘之中。中华民族处于“艰难的国运”中,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爱国人士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强烈呼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  四.整体感知 
  1、 大声朗读课文。  (提示:节奏鲜明、语调明快、雄健、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带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主义。)  2、请联系文中的具体语言,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说“艰难的国运”是怎样的一种命运? 
  回环曲折、崎岖险阻;当时我国面临怎样艰难的国运是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4.、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二者可以互换吗? 
  五、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试着找出并分析。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六.拓展延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把保卫国家、建设国家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信念而逝去的壮士, 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  七.板书设计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八.教学反思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