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3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30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   
 
   
  
           景九学校:李涛   
  
   
  
   
 
   
 
   
 
 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阅读诗的方法,熟读背诵。    
 
      2、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     
 
过程与方法: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知诗人   解诗题   诵诗句  懂诗意  悟诗情    
 
            重累积(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情感,懂得同情和关切不幸中的人。    
 
重点与难点:理解诗并熟读背诵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词学习法:  知诗人   解诗题   诵诗句   懂诗意   悟诗情   重累积    
 
二、自主学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知诗人(查阅资料)    
 
1、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                       。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30卷。    
 
2、创作背景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言绝句。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天宝初年,李白在都城长安供奉翰林时,二人便有密切的交往。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十二年,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尉。从天宝三年就离京漫游的李白,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写下了此诗。    
 
(二)、解诗题    
 
1、闻:      。   2、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3、左迁:见书。   4、龙标:诗中有两处。①诗题中指地名,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蛮荒之地。②诗句中指代        。    
 
解题:体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就是                                 。    
 
(三)、诵诗句    
 
1、范读或者听录音。    
 
2、划分并读准节奏——诗句节奏,可从音节(完整词语)或者意义上(意思不可分割)把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懂诗意       补充注释:    
 
1、杨花:柳絮。     2、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啼声哀婉凄切。    
 
3、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泛指遥远的西南边地。。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要字词落实到位,句子通顺,翻译准确。(信、达、雅)    
 
         
 
   
 
(五)悟诗情    
 
 1句: 写景,为什么专写杨花和子规啼叫?                                        。    
 
 2句:叙述作诗 [            ].          “闻道”,表达了一种闻知朋友讯息 (            )的心情。“过五溪”,足见迁谪之(              ),道路之(              )。    
 
明确:1、2句未写悲痛之情,但已显示悲痛之情。这是诗句背后的东西,是读出来的。    
 
3、4句:从表达上看,运用了(              );从修辞手法看,运用(            ) ,寄情与月,托月传情,写得深切,动人心脾。    
 
小结:通过 (            ),表达了诗人 (            )。(               ) (主题)(    
 
            ) ,使 (            )人格化(具有人的情感和行为动作)。    (艺术特色)    
 
(六)重累积 累   
 
1、背诵默写 。    
 
2、收集古诗词中有关月的诗句。    
 
三、练习巩固,拓展迁移    
 
1、背诵并抄写诗及注释.    
 
2、理解性练习。    
 
A、点明诗人闻讯并交代时节的一句诗:                          
 
B,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                   。    
 
C、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的关切的句子是:    
 
                    ,                    。    
 
D、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3、改写。把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注意六要素。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