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案10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11-21  | 
 
 
 会员: 友情提供 
 
敬业与乐业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共案  主备课人:方国桢 
教学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2、理解“引经据典”的论证方法,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4、体会演讲稿的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许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的热爱的人,比如,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职业精益求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 
     再比如,诺贝尔,全心研究炸药,一次,发生了爆炸炸死了他的父亲和弟弟,他从爆炸的烟雾中跳出来,还高兴的喊“我成功了……” 
    今天我们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宣传“穷而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他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他主张摧毁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科举制度,大力培养人才,革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梁启超的文章,文笔犀利,饱含激情,影响了许多爱国者。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特别是梁启超)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梁启超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发表《变法通议》等论文,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他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自变”而自强,印度以“不变”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梁启超一生著述甚丰,所遗留《饮冰室和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三)学生通读课文: 
完成: 
1、借助工具书,给文章的生字生词注音并且解释 
2、思考问题: 
(一)作者在文中先后谈论了几个问题? 
(二)找出文章中表明作者的观点的语句 
(三)划出文章中作者引用的古今名人的语句,并读懂它们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自学结果展示: 
什么叫“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敬业? 
A、一点也不旁骛就是敬 
B、为什么要敬业? 
1、人生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2、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就是功德,不劳作就是罪恶。 
C、怎样做才算敬业? 
——唯一的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就是敬 
凡作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是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视做生命的事和他交换。 
第二:要乐业——作者写“要乐业”的 思路是怎样的? 
为什么说:“凡职业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是有的。” 
第一:(1)变化进展千姿百态 
      (2)奋斗中快乐的 分量加增 
      (3)因为竞胜而得快乐 
      (4)省得无限闲烦恼. 
第二、孔子的语言行为,堪称“乐业”的 楷模 
思路:提出错误的 观点——反驳错误的 观点——树立正确的观点——讲道理做引用进行论证 
第三:拓展 
你能举出“乐业”的 例子吗?试讲出故事: 
学生自己根据积累讲出 故事互相交流。 
第四:敬业与乐业的 前提条件是什么? 
——有业 
人为什么应该有业?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试模仿“乐业”这一段,列举几条理由证明“有业之必要” 
小结:文章的思想内容 
作者在文中先后谈论了几个问题? 
为什么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如此?” 
     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文章的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此基础上,要对所做的事情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要皱着眉头,满腹牢骚的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 境界。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 
(一)理解文章的语句 
(二)关于文章的名言警句 
教学内容:(一)找出文章中能够 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二)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 理解,或者找出相应得 事实对 这些观点进行证明 
(1)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 人类生活的 不二法门 
(2)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3)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就是社会的蛀虫,简直就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4)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5)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6)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三)从这些观点中,找出能够统领全文的中心论点,说出理由。 
(1)题目的 要求    (2)内容围绕的重点 
(四)关于文章的 名言警句,理解意思 
学生自己划线、理解、并且归类、熟记、积累 
(五)总结写作特色: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3)情景协调 
(六)谈看法 
A、目前有许多下岗工人,无所事事,靠打***度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B、社会上有一种人叫“息爷“,专靠一时暴富以后,把钱借贷出去或存入银行,靠吃利息过日子,其他什么有意义的 事也不做,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提出自己的  观点并且讲点理由。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