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MAIL:lichao8707@qq.com 
 
课题:«醉翁亭记»学案 
初三年级组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1、在同学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 
2、 熟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学法指导: 
第一课时学习的关键在于你能积极主动的完成文言词汇的积累和识记,这些看似繁杂的词汇是你深入学习本文的基础,所以,务必认真对待每一个需要识记的文言词。 
知识链接 :  
一、写作背景: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言陷害被迫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走进文本 
一、课题导入 
二、简介作者: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 
读一读 
一、预习  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