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 
 | 
作者:wujiawen82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0-05  |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刚才我们听了一遍录音,大家觉得这是属于什么派的文学作品啊? 
 
呵呵,当然是豪放派对不对! 
刚才这个家伙朗读得其实还不够到位,该拉长的没拉那么长,该重的没读那么重,我们自己来读读,按老师的指点,尽量夸张的读,不要怕,呵呵! 
 
读得稍微有些味道出来了,不错,孺子可教! 
其实际啊,吴老师倒觉得毛泽东的词比苏轼,辛弃疾这些豪放派的人物面前,还增加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帝王之气。雄浑霸道,大气磅礡!历史上能与之媲美的,像他这样文武双全的,我想只有三国时的曹操,我们一起背下《观沧海》! 
 
 
 
毛泽东写这首词实在陕北,1936年的时候。当时刚好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领导全党进行抗日。 
 
于一场大雪后,心血来潮登上一座海拔数千的高原,眺望茫茫雪景,诗性大发,便一口气写下了这气吞山河的壮丽词作! 
 
据说重庆谈判的时候,他的好朋友柳亚子将他的这首词发表到《重庆日报》上,蒋介石看到后非常生气,便组织了一班御用文人,想也写上一首和他抗衡,结果,谁都写不出来! 
 
呵呵,谁能写的出来,帝王之气啊,呵呵! 
 
 
我们刚才都看到了,这首词分为两大部分,词里的专有名词叫阙! 
 
上部分叫上阙,下部分叫下阙。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上阙应该是总写什么内容?下阙呢? 
 
好,有同学说了是上阙几乎是写景。大家说对不对啊?对,很对啊! 
我们一起看看,都写了哪些景? 
冰封,雪飘,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高山,平原。 
呵呵,这些实景对不对! 
 
虚景有没有啊?有对不对!什么叫虚景啊?是暂时看不到,想象的,那文中哪个是虚景啊?红装素裹啊,对不对? 
 
为什么红装素裹是虚景,课文哪里告诉我们的啊? 
 
呵呵,有同学先找到了,哪个关键字啊?须!必须的意思。必须到了晴天的时候,才能看到红装素裹,而现在却是什么时候啊,下大雪天,对不对?所以很显然,这是作者的大胆想象! 
想得多好,多到位啊,你们敢想吗?不敢,以后要学会敢 
 
 
看作者写景有什么技巧没有,我们来看看。 
 
他选的景都是大气磅礡的,再者,这景里面有没有发现比较特殊的词啊,比如封,飘,比如顿失滔滔,比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几乎都是一动一静对不对,说明什么写作手法啊?这叫动静结合!。 
这是总括句 
所以概括起来,运用了虚实相成,动静结合的手法! 
 
我们注意到了,写景一般都有个总括句。像渔家傲里的:风景异,对不对? 
这首也有,看看哪句是总括句,先找找! 
 
呵呵,一下就找到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我们再一起概括下,上阙都讲了什么内容: 
讲了北国的雪景,突出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们在一起看看下阙 
上阙是写景,下阙应该是议论了,怎么个议论法,有个过度句大家先找出来,我们写作文也要学会过度! 
 
对,找到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上半句江山如此多娇总括上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接下文! 
作者都写了哪些他心目中的英雄:秦皇汉武,唐宗荣祖,成吉思汗,就五个英雄对不对?呵呵 
作者用什么字形容他们:惜,惋惜,可惜啊!还有略输,稍逊,只识。可以看出,作者对他们的评价不是很高! 
作者认为这些英雄的哪些地方值得佩服啊:驰骋疆场的武功啊,但定国安邦的文治还差的远了,呵呵 
那他认为谁最了不起啊,哪句话看出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不对! 
多牛啊,呵呵 
所以啊,老毛写这么多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啊,就是这句话,所以这句话最重要,我们叫什么句!呵呵, 
 
对,叫中心句,旁边写好来。 
 
那么还看今朝,风流人物要看今朝的谁啊?按老毛的意思? 
 
当然是他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劳动人民了!呵呵 
 
这一断是纵论古今英雄,呵呵! 
 
 
作者EMAIL:wujiawen19822001@163.com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