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阅读《客至》《宾至》一体化教学案
  | 
 | 
作者:   上传者:   日期:08-11-09  | 
 
 
 指导阅读《客至》《宾至》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分为12个专题。在第二专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后,专设了第四专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该专题有4首诗,2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本课要学的《客至》《宾至》系自学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专题目标: 
 
1、增进对杜甫个性的了解,对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了解。 
 
2、了解古体诗的样式,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并赏析诗歌里的思想情感。 
 
3、感受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的风格。 
 
4、背诵。 
 
本文增加目标: 
 
领会诗歌中细节的运用和情感的抒发。学习对比阅读。 
 
教时设置:1教时 
 
  
 
过程: 
 
一、朗读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二、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在严武等友人帮助下,于成都西郊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这时期他也写了不少的闲适诗。这首诗是第二年春天写的。 
 
三、理解 
 
1、理解下列加线词句,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2、班级交流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两句互文,放一起交互理解。缘,因由。 
 
盘飧——泛指菜肴。 
 
兼味——几个味道,即菜的样数少。 
 
旧醅——自酿的隔年低挡陈酒。) 
 
取——助词,无实义。) 
 
3、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语言,请用现代散文串通全诗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 
 
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 
 
今天正为贵客上门而扫; 
 
柴门不曾为客而大开过, 
 
今天为贵客上门才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 
 
家底大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 
 
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四、赏析 
 
1、首联中“但见”有什么韵味? 
 
(  “但见”——只见,言下之意:只见群鸥天天来访,难见亲友到来,不免单调,诗人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寥心情。这里既是乐景写哀,又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2、颔联两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情味在哪里? 
 
(  “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缘君扫;蓬门不曾为 客开,令始为君开。”此句采用宾主对话的方式,突出诗人见到老友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3、尾联是个细节表现,这个细节有何作用? 
 
(  尾联突然撇开客人不提,可仔细一想,却依旧表现客到的高兴心情,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这种写法既巧妙,又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个细节的运用,让人回味不尽,别有一番情趣,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五、比较阅读 
 
1、阅读杜甫另几首来客的诗歌,和本文比较,看看在情感及感受方面有什么不同? 
 
  
 
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有客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过客相寻 
 
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 
 
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 
 
  
 
(  《客至》亲切、喜悦、热烈;《宾至》谦逊、客套、自嘲;《有客》亲切、敬重、愉悦;《过客相寻》意外、热情、忙碌。主要在“亲之”和“敬之”之别。) 
 
2、判断以下解说 
 
(1)几首诗里都看得出杜甫的好客,都有小的细节描绘。 
 
(2)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客至》这首诗题下还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是老朋友之间偶尔过访,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随意的程度来看,也确实非老朋友不能。 
 
(3)《宾至》可以想到,也是一位贵客上门,不过诗人少了些许亲近,多了几分敬而远之。 
 
(4)“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选择具体事情,表现出待客的热情。 
 
(1、2、4正确,3错,虽少了些许亲近,但也未必敬而远之。) 
 
六、背诵、作业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